时值国庆假期,在辽宁鞍山海城市王石镇,南果梨又迎来一年丰收季。走进海城市天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,厂房内持续运转的传送带上,一个个圆润饱满、红黄相间的南果梨正在快速移动,经过严格筛选后,将被配送至全国各地的生鲜市场,为千家万户的节日餐桌增添一份甜蜜。
春耕时灌溉、夏季时抗旱、丰收时分拣和冷藏……南果梨成长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需要用电。为此,国网辽宁电力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设立了什司县村供电驿站,安排专人加强线路巡检,及时消除隐患,确保梨园和加工企业不停电、不减产。
“我们已经拥有6个生产基地、5000亩果园,智能滴灌、物联网灭虫、自动化分拣等系统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。”天鹰果业有关负责人张国威说,依托不断升级的电力保障,如今企业已经获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,推动南果梨走出辽宁、走向全国。
南果梨是海城的特色产业,年产量可达25万吨。在王石镇什司县村,这里近八成的农户靠着在山地里种南果梨树谋生。南果梨个头虽然不大,但每年能给农户带来户均8万余元的收入。
这样的故事在80多平方公里的供电辖区里数不胜数。供电驿站的队员们把一条条供电网络铺成乡村振兴的“致富网”,助力小南果梨成长为年产值近7500万元的富民产业,让这小小供电驿站托起深山里的民生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