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中秋假日期间,为期近4个月的2025年京津冀古建音乐季落下帷幕。本届音乐季以“燕赵弦歌·三垣绕梁”为主题,共举办70余场演出,线上线下传播量超1亿人次,首次实现京津冀三地文物资源的全域联动。
古建音乐季由京津冀三地文物局指导,6月10日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下启幕,先后走进10余处历史建筑。在北京的智化寺、国子监等古建中,民族音乐与西方古典乐交织;在天津的广东会馆,快板与爵士乐激活“津派文化”的开放基因;在河北的蔚县玉皇阁、保定淮军公所等地,艺术家们用古琴对话燕赵历史……系列演出活动以古建为舞台、以音乐为纽带,串联三地历史文脉,促进文物活化利用,助力三地协同发展。
依托音乐季,京津冀三地推出了文物主题游径项目,将文物活化利用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可及的文化体验。音乐季还首创“古建对话”机制,超60场市集、沙龙、工作坊亮相,打造城市文化客厅。例如,白塔寺“青年艺术单元”创设了互动场景,文博专家与公众面对面探讨“保护与活化”。三地博物馆还推动藏品流动展览,通过智慧博物馆建设提升文化资源共享水平。
古建音乐演出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、文创产品销售,形成“以文促旅、以旅彰文”的良性循环。此外,音乐季利用短视频、直播等技术,将艺术现场送入千家万户,扩大了文化消费的覆盖范围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